我猜很多人或者企業公司都有這個問題,雲端和在地端的伺服器有什麼差別?一樣都使用遠端服務,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或許感覺上差異不大,但對公司企業來說雲端更快、更安全、更便宜。
雲端伺服器與傳統伺服器的主要差別有:
1.雲端伺服器是虛擬服務,沒有實質上的產權;而傳統伺服器是真實的物理設備,是有產權的。
2.雲端伺服器默認有數據自動同步備份功能,可以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而傳統伺服器需要加裝硬碟做RAIS來實現自動備份。
3.雲端伺服器通常的配置和頻寬相對低一些,傳統伺服器配置會較高,頻寬充足,但成本也會高一些。
4.雲伺服器可按需購買,成本控制更加靈活,傳統伺服器有硬體成本,成本相對高一些
5.雲伺服器對於傳統伺服器而言,效率更高、靈活性更高、安全性也更高。
很多公司企業在地端伺服器轉換成雲端的時候,最容易卻步的一點就是雲端安全性的問題,畢竟地端伺服器就在自己眼前,而雲端伺服器大多都是各大公司(Microsoft、Amazon、IBM….)所提供的伺服器群。但事實上,雲端的安全性是大大贏過地端伺服器,雲端伺服器擁有更高的管制要求更好的安全解決方案,天然防ARP攻擊和MAC欺騙,還有災難備援備份服務,資料數據永不丟失保證,而這些都是傳統伺服器無法達到的。
而就技術成面來講,雲端整合了計算、網路、儲存等各種軟硬體技術,來支援雲端伺服器的運算且雲端伺服器是基於伺服器集群的,因此硬體冗餘度較高,故障率相對來講就會比傳統的伺服器來的低。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也是許多公司企業會考慮將傳統伺服器轉換成雲端的關鍵『能控制&節省成本』,傳統的伺服器從選址到建立好到可以使用往往都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包含了:機房土地、硬體設備、空調設備、管理人員,等等…..,大型一點的機房都需要好幾百萬的建設成本,小規模一點的幾十萬也跑不掉,而雲端伺服器可以幫公司企業們,解決這些龐大的成本問題,而從性能的角度來看,雲端伺服器同等配備相當於獨立伺服器四倍的計算能力,可以滿足高性能計算的要求,且雲端的靈活性以及穩定性都比地端伺服器高的許多,雲端伺服器使用者可針對自己當下的需求而隨時增加自己的配置,是一種用多少付多少的概念,比起傳統伺服器,在建置時就得預先將未來的空間計算買足,不夠用時也無法及時擴增,雲端是佔了極大的優勢。
總之,雲伺服器和傳統伺服器的區別在構建方式上,主要集中在虛擬化、分布式存儲、資源彈性調配、節點規模等方面。我們只有深入、深刻地理解雲伺服器和傳統伺服器的區別,才能更好地運用合理的IT資源部署方式,實現企業IT基礎架構的建設,將雲伺服器價值轉化為企業線上業務順利創建和拓展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