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Covid-19 疫情影響,各國企業開始嘗試在家上班(work from home)的遠距工作模式。遠距工作不僅成為一部分上班族的日常,甚至在未來更有可能改變台灣既有的職場風貌。對於IT預算和資訊人員充足的中大型企業來說,建構員工遠端工作環境並不難,甚至早已經建置完成,以便滿足IT資訊人員在例假日或休假時期,必須遠端登入及臨時支援相關問題的查修和故障排除等需求。
對於IT預算和資訊人員較為不足的小型企業來說,有沒有簡單快速的方式可以建構出讓員工能夠遠端工作的環境?如何透過 Microsoft「遠端桌面服務」(Remote Desktop Service,RDS)技術,來快速建構遠端桌面工作階段的運作環境,讓在家工作的員工只要連上企業和組織的VPN環境,即可輕鬆獲得如同在辦公室一樣的工作環境。
適合遠距工作的專案類型
🔷適合遠距工作的開發專案類型,以「軟體開發專案」為主。 另外像矽谷公司,或任何在該地區很難找到好人才的公司,透過遠距工作媒合平台,能幫助他們更快找到更高品質的工程師人才。
🔷需要「即時互動」的工作類型,不適合遠距。若所屬的工作很需要創意、與同事進行腦力激盪,那麼這種需要「即時互動」的工作,更適合在辦公室裡面對面討論。換句話說,不太需要創新的工作,較適合遠距工作模式。
🔷遠距工作重視「產出」及「結果」。但若是習慣以傳統方式,使用「時數」來衡量工作成果,這種方式較不適合採遠距模式。
RDS部署模式
在 Microsoft RDS 遠端桌面服務中共有兩種標準的運作架構,分別是「基本部署」(Basic Deployment)和「高可用性部署」(Highly Available Deployment),如圖2所示。採用基本部署的運作架構,管理人員只要建立承載RDS運作環境的基礎即可,倘若企業需要確保RDS遠端桌面服務具備高可用性,那麼相關基礎架構的角色至少必須二個以便互相備援,另外相關角色例如 RDSH 連線階段伺服器,可能必須更多台以便達到負載平衡的目的。
🔸遠端桌面工作階段主機(Remote Desktop Session Host,RDSH):保留使用者工作階段的應用程式和桌面連線,支援兩種運作模式,分別是VM虛擬主機模式(VM Based)和連線階段模式(Session Based)。
🔸遠端桌面連線代理人(Remote Desktop Connection Broker,RDCB):當使用者建立遠端桌面工作階段時,負責將這些使用者連線工作階段負載平衡至不同的 RDSH 主機。原則上,每台 RDCB 主機可以同時處理超過 10,000 個使用者連線工作階段。
🔸遠端桌面閘道(Remote Desktop GateWay,RDGW):當使用者連線必須從外部網際網路連線至內部 RDSH 主機時,才需要建置。
🔸遠端桌面Web存取(Remote Desktop Web access,RDWeb):透過入口網站的方式驗證使用者身分之後,提供使用者存取桌面和相關應用程式。
🔸遠端桌面授權(Remote Desktop Licensing Server,RDLS):提供 RDS 遠端桌面服務存取使用權。
因遠距工作的特性是與團隊不在同一個辦公室、甚至不在同一時區工作,衍伸了與傳統工作型態截然不同的溝通協作方式。工程師想成為專業的遠距工作者,除了掌握講者分享的技巧、探索遠距工作平台外,也可先從遠端接案平台開始練習,為未來的全職遠端工作做準備。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