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響,企業遠端工作的需求倍增,這也推動企業更加積極進行雲端部署,隨著資料量快速增長、基礎架構日益複雜,傳統的備份備援方式已無法滿足企業需求,這使得許多組織需要重新設計其資料保護、存儲與備份方法,將關鍵服務如檔案管理、資料備份、協作皆升級成雲端服務的架構。
企業需要更現代化的管理策略與方式來確保資料的可用性。其中以更現代化的備份備援策略對來說,它意味著可以縮短恢復時間、實現更好的恢復點目標、提高資料安全性,使用更簡單的整合解決方案與自動化管理備份等。其中,公有雲因為便利性,成為企業在部署雲端解決方案時的直覺選擇。
企業應該多久應該備份一次?
制定一套有效的備份計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決定多久應該備份一次。理想的情況是,企業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提高備份次數。雖然許多企業一天只需備份一次即可,尤其是較小的企業,但有些資料更新頻繁的企業(如金融機構),則應該提高備份頻率,甚至應該一天備份多次。企業可採取一些可定期自動備份的軟體來減輕管理負擔。
此外,備份的頻率也應視資料的重要性而定。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企業應優先備份最重要的檔案,如資料庫。一些非關緊要的資料和使用者個人檔案,就不需頻繁備份。
雲端服務的備份很重要:許多企業在部署備份方案時,僅備份 PC、虛擬機等裝置端資料,卻往往會忽略備份公有雲資料,以至於暴露在服務中斷的風險下。此外,由於目前雲端服務若碰到人為誤刪或是惡意刪除狀況,往往有版本和復原日期的限制,成為企業掌握資料的漏洞。
建議企業應定時確認備份方案是否支援企業正在使用的公有雲服務與版本,也需要注意備份方案是否涵蓋所有服務資料,以免遺漏備份。

常見雲備份情境包含 NAS 備份到雲端、VM 或 Hyper-V 備份到雲端與資料庫備份。系統當機、人為錯誤、駭客入侵、病毒感染,甚至各種意外災害皆可能發生。因此,為了保護關鍵資料及確保企業營運不中斷,完善的資料備份機制不可或缺。一般而言,進行資料備份時會為資料建立複本或拍攝快照,在誤刪檔案或發生意外時即可還原資料。
Microsoft Azure 備份,提供了以下幾個主要優點:
☞ 使用 Azure 雲端的基礎功能及無限制調整來提供高可用性,沒有維護或監視的額外負荷。
☞ Azure 備份提供應用程式一致備份,確保資料還原不需要其他修正程式。
☞ 可透過復原服務保存庫進行短期和長期資料保留。Azure不會限制您可在復原服務保存庫中保留資料的時間長度。
☞ 混合式環境通常需要異質性儲存體 – 部份在內部部署,部份在雲端。
☞ Azure 備份提供兩種類型的複寫(本地備援儲存體, LRS、異地備援儲存體, GRS),讓您的儲存體/資料保有高可用性。
由於雲端備份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因為備份速度將受限於使用者的網路頻寬。而且,由於是隨時連上網路,因此雲端備份會受到網路攻擊所影響,例如分散式阻斷服務 (DDoS) 攻擊。
企業隨時執行檔案備份,是保護公司資產的積極作為,建議企業在部署備份方案時,仍應採取「321原則」,也就是重要檔案必須保有三份備份,以兩種不同形式進行檔案存放,以及一份異地備份。
因此,即便完整的備份公有雲資料,也還是建議要將最重要的一份資料留在本地端,透過如網路儲存伺服器(NAS)等裝置將資料做妥善的儲存管理,這樣即使是公有雲服務異常,或是資料遭到誤刪或遺失時,都能透過本地端的保護機制迅速的回復資料,保障企業資料安全無虞並確實掌握資料主權。
面對未來,企業該怎麼做?
只要有適當的資料備份,其實許多資料損失的案例都是可以預防或至少降低損失的。當資料成為企業的生存命脈,企業有必要將它列為第一要務。每年 3 月 31 日是所謂的「 全球備份日」,這一天的設立就是為了提醒大家資料備份的重要性。不過,資料備份不能只靠這一天,企業應該養成定期備份的習慣,才能確保永續營運。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