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 將整合資訊、資安、電信、傳播及網路等五大領域的業務內容,能夠作為國家數位轉型的引擎,強化全民協力、共創共融。未來臺灣會持續在數位領域不斷進步,邁向「民主典範、智慧國家」的願景。
面對即將邁入的 web3 時代,數位工具有時被用於詐騙、炒作,實際上,也有更多用於藝術創作、影響力憑證、多元身分認證等的正面用途。數位工具將造成何種影響,端看我們如何使用。
過去,透過全民協力,善用數位工具,改善報稅軟體、向山致敬的一站式登山系統,也與公民社群合作引進口罩地圖、建置簡訊實聯制,今年 4 月,臺灣也和世界六十國,共同簽署「未來網際網路宣言」(A Declaration for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將「全民夥伴關係」(People-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正式擴大為民主盟友的共同價值。
數位發展部 首任部長唐鳳表示,數位發展部 的英文簡稱是 moda(Ministry of Digital Affairs),因此自我期許成為臺灣數位發展的「馬達」,要建構全民數位韌性,連結公民與技術,提升產業及安全,加速社會數位發展,實現智慧國家的願景。他強調,數位發展部的核心理念是「全民數位韌性」,要運用數位工具,透過社發、產發、突發等「3 發」,從社會共融、產業轉型、應變韌性這3個層面來建構全民數位韌性的基礎。
數位部的 6 個司,將藉由基礎建設、分配數位通傳資源、深化政府數位應用與國際參與、多元資料運用等具體作法,深化全民守望相助的社會韌性;數位產業署協助各行各業數位轉型,來因應新的挑戰,推動產業韌性;資通安全署則是強化政府應變能力、因應突發問題的韌性。面對未來持續成長的業務,數位發展部預計於年底成立「行政法人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進行資安相關技術研究,完善國家資安防護體系,並持續和考試院研擬如何考選資安的即戰力。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