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銀行也隨著趨勢必須數位轉型,各家銀行業者紛紛朝向新一代的數位金融服務---Banking 4.0前進。數位轉型要成功,光靠數位、數據、科技與人才還不夠,長遠眼光、思維改變與容錯力,才是關鍵。
玉山銀行14年來營運不離數位轉型
玉山銀行數位化多年所奠定的基礎,讓他們找出獨特的商業模式,特別是在辦卡、信貸、換匯等交易業務中開創全新成長曲線,為了因應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修正方向,加速轉型為數位銀行的金融的時代。
玉山Wallet行動支付錢包搭配「即時綁卡」與「即時核卡」兩項金融專利
玉山Wallet不只是一款支付錢包,更是銀行與客戶構通的數位平台,因為銀行必須將服務從實體分行漸次轉換到行動載具,以及顧客的生活場景中。


客戶完成線上申請,最快可在送出表單後幾分鐘內「即時核卡」;收到核卡簡訊時,也無須額外填寫信用卡資訊,就能將卡片綁定在玉山Wallet、Apple Pay與Google Pay上消費。玉山銀不只是把服務搬到線上,而是重新設計服務流程、體驗。
今年8月玉山銀行完成了核心系統轉換
這套新核心系統,歷經4年籌備、開發到建置,工作量尖峰動員人數超過1千人,花了1年事前測試,新舊系統平行運作,甚至是國內外各營業單位和客服中心,成立了近200個應變小組,就是要在上線營運後若有任何問題,可以快速處理、有效追蹤。

國泰金控數位轉型計畫
國泰於2016年成立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跟轉型戰情室雙引擎推動集團轉型,以數位、數據、科技三大方向,打造數據驅動的文化、翻轉數位開發流程,要以金控的層面來協助旗下各子公司發展。這幾年國泰金控花了很多資源與人力在做底層架構的建設,以及整個資料的清理,以便往後國泰推出新的應用。
以往國泰金控核心系統建置在大型主機上,核心系統只專注核心業務,雖然系統具備穩定、長壽的優點,但早已無法迎合市場趨勢。因此,該公司採取小核心、大周邊的系統架構最佳化策略,即建構API中介平台,以微服務架構提供對內、對外的介接服務,可水平擴充應付突發爆量需求。


電話客服在金控產業中扮演非常重要腳角色,國泰金控特別投入智能客服研發,藉由發展多元服務模式,分流並提升作業效率,另外,藉由建立工作平台導入知識庫,讓人員訓練縮短為3週,同時可提供客戶一至性的體驗。
國泰金控將創新科技應用在各種數位產品與服務上,鼓勵員工跳脫既有框架,以國泰即服務(Cathay as a Service;CaaS)機制,攜手跨業夥伴,推出劃世代創新服務,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與工作的所有渴望。
新光人壽運用科技翻轉保險業務
新光人壽2015年就透過AI、Block chain、Cloud Computing、Data技術推動數位轉型。新光人壽LINE官方帳號是壽險業界第一家運用各式API串接客戶與公司系統,提供個人化保險通知及各類服務。

2016 年,新光人壽便應用AI智能,開發全國保險業首套語音辨識分析系統,透過即時語音轉文字的功能,將每一通客戶的來電,轉化為可被蒐集、分析與應用的數據,進而優化客戶服務品質,並透過關鍵字比對與分類,建立大數據分析的基礎,完成客戶生命週期管理、產品規畫、業務員管理、核保和理賠等功能,並進一步建立內部的保單理賠風險系統、核保風險預測模型系統,以及智能客服。簡言之,新光人壽正善用數據與科技的力量,打造全新保險業模式。
打破過往以「產品」為出發點的推銷模式,新光人壽轉向以「客戶」體驗為出發點,以數據科學的方法建構模型,再串聯實體生活圈的體驗服務,將碎片化的消費者行為融入於無所不在的生活服務網中,不僅增加了服務效率,更大幅提升新光人壽的好感度。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