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計算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直到最近它才成為全球業務的主要焦點。所謂的雲端運算是指將資料、軟體、程式或服務放到網際網路上供使用者存取,而非放在實體的硬碟、伺服器或大型主機,只要使用者能透過網路、由用戶端登入遠端伺服器進行操作,就可以稱為雲端運算。
傳統上,為了要儲存企業營運資料,並進行庫存管理、採購進貨管理、配銷管理、財務管理、人資管理、生產管理與決策支援管理等系統... 一般電腦主機的運算能力絕對無法支援這樣的企業需求,所以需要一台運算能力強悍的大型伺服器,然而要運行一個擁有多台伺服器的機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資料中心是一項相當高耗能的建設,大型資料中心消耗的電力幾乎等同於一座小型城市。

雲端運算所帶來的企業優勢
雲端運算讓一些重要資料可透過網際網路連線隨時隨地存取,不論使用者身在何處。越來越多公司希望將資料或應用遷移到雲中,可提高生產率、效率、員工滿意度、數據安全性,也讓企業根據其需求的變化而彈性分配和調度資源。
由於企業再也不需採購及維護其所需的運算基礎架構,因而能大幅縮短其應用程式與服務的開發和部署時間。企業可專心開發應用程式,無需負擔繁重的基礎架構維護工作就能確保各種軟體和工具隨時都維持最新版本。
有了雲端,企業流程得以精簡,所以能更快讓產品及服務上市、更快測試與部署應用程式,並且進一步推升創新能力。
三種最常見的雲端服務模式為:IaaS、PaaS、SaaS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建設即服務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務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

這三種形式非常普遍,以至於您可能至少使用了一種甚至沒有意識到它們。以下是這三種服務的更詳細說明: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建設即服務 :
將網路建置及server硬體採買、是否虛擬化過程交給廠商管理,而公司本身只要針對硬體設施以外的項目如作業系統、硬體上所需執行的服務及應用程式即可,或是我們可以解釋成僅和外部廠商租賃雲端機房、伺服器、網路環境等等,而不用像過去需要在公司內部自行建置機房,而大部分提供雲端機房的環境亦提供恆溫、24小時監控外、機房本身又具備高規格的防震等級,可以有效負擔掉企業內部機房的維運成本。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平台即服務:
除IaaS的項目之外,更把作業系統、開發程式環境都交給廠商管理,這樣公司只要專注在資料處理及服務(應用程式)的開發項目,就像Microsoft Azure所提供的Paas服務,像IaaS一樣提供包括基礎架構服務器,存儲和網路,而且還包括開發環境、開發工具,商業智能(BI)服務,數據庫管理系統等。以微軟Azure而言,PaaS旨在支援完整的Web應用程序生命週期:構建,測試,部署,管理和更新,並於Paas項目上提供更完善的維護及管理。(例如AWS, Azure...等)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
讓使用者可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並使用雲端式應用程式。常見範例為電子郵件、行事曆以及 Office 工具 (例如 Microsoft 365)。
SaaS 提供完整的軟體解決方案,讓您可從雲端服務提供者以隨用隨付制為基礎加以購買。您替組織租用應用程式,而您的使用者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該應用程式,這些程序通常都是利用網頁瀏覽器進行。所有的基礎結構、中介軟體、應用程式軟體以及應用程式資料皆位於服務提供者的資料中心。服務提供者會管理硬體與軟體,且如果具有適當的服務協定,還會確保應用程式與您資料的可用性與安全性。SaaS 讓您的組織可快速地以最少的前期成本讓應用程式啟動並執行。
雲端工作如何提升工作效率?
在雲端儲存資料可讓 IT 部門在三個領域進行轉型:
1. 總體建置成本:使用雲端儲存時不需要採購硬體、佈建機房,也不需要為某天可能發生的特殊案例準備資本。您可以隨需新增或移除容量、快速變更效能與保留特點,而且只需支付實際使用的儲存的費用,隨用即付。


2. 部署時間:當開發團隊準備好執行工作時,使用雲端儲存,IT可以在需要時快速交付所需的準確儲存量。這可讓 IT專注在解決複雜的應用程式問題,而不是浪費精力在管理儲存系統。
3. 資訊管理:在雲端集中化儲存可以為新使用案例建立極佳的槓桿點。透過使用雲端儲存生命週期管理政策,您可以執行強大的資訊管理任務,包含自動化分層或鎖定資料,以支援合規要求。

雲端運算技術不僅意謂著資訊科技的進展,更象徵有許多新的服務與應用將應運而生。
雲端工作思維,是資訊時代下的必然產物,不只是節省人力與資訊維護成本,甚至創造更多的產能與時間。
.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